作为一个足球门外汉,想知道为什么中国足球可以那么烂,到底是因为什么?

日期: 栏目:秀秀资讯 浏览:39 评论:0

  其实我理解很多人无法接受我说法的原因,那天我和我舅舅在乡下挖地,还提起国足,他说的一句话让我触动很深,他说,

  国足伤了一代中国球迷的心。

  我至今还记得那年中国国家队预选赛,南非世界杯梦断,输给卡塔尔那种痛苦的滋味。

  我记得多哈亚运会的时候,中国队一脚点球射飞淘汰,我当时的愤怒。

  也记得当时亚洲杯,中国队打平出线,0比1落后乌兹别克,我朋友对我说,我们转过台去,祈祷一下,后来,我们等了几十分钟,那一瞬间,看到比分0比3的痛心疾首。

  还有2018年亚运会上面,中国队小组赛给了我太大的希望,但到淘汰赛第一轮,上半场0:4崩溃,我当时脸色苍白,坐在大街上,女友问我怎么了,轻轻握住我的手,我记得她当时的温柔和我的沉默。

  多年以后,或许会记起2013年,安徽合肥奥体中心,国足1:5惨败泰国那个遥远的下午,那时候我和她还不认识,她轻巧穿行在合肥大街小巷,采蝶轩之间流连,而我守在西南一隅电视机前静静等待国足出场,如果那时候我们相识,她会对我那时候心灵相通。

  我想起以前的自己,我如果现在去对他讲这些,他能接受吗?因此我理解你们心情,因此我重新开放评论区,你们的评论不管有怎么样的怨气,我都接受。

  因为在这里我说了很多,

  国足成绩不好不是国足废物无能,有很多体制和文化原因,

  这确实看起来是彻彻底底,为伤了一代球迷心的国足开脱。

  但既然我们在讨论问题,我希望大家能够理性客观一些。

  中国男足是白斩鸡,没腹肌,难道不是证明他们不努力?

  你说的这些理论如果成立,冰岛为什么那么强?

  怎么连朝鲜都不如了?

  伊拉克怎么说?

  为什么打不过叙利亚和泰国?

  为什么现在打不过东南亚?

  而且,关于白斩鸡之类的事,现在国内舆论氛围对于国足非常不友好,骂国足废物无能是政治正确,有很多污名化报道,如果你们需要看清楚真实原因,需要跳出情绪发泄和虚假宣传。

  其实我们的答案都差不多。

  @腓特烈招谁惹谁了 说的是数据分析,中国在世界流行项目上面的萎靡,

  我 @紫荆银杏 和 @Richard Sun 意思都差不多,说的是为什么萎靡,中国为什么在羽毛球乒乓球上面争金夺银,而到了足球这些流行项目就不行了,因为中国体育人口少,而乒乓球羽毛球全世界都不太流行,不太需要青训,足球这种项目不一样。

  @Alkaid.K 则说的是为什么中国体育人口如此之少,除开经济账,中国的文化也很重要,就像我以前说的,其实中国并不真心热爱足球,骂国足,很多不过是民族自尊心作祟,其实中国也并不真心热爱运动。

  正文

  首先你要明白一点,中国男子足球队和中国乒乓球队,中国跳水队,中国举重队面对的对手是不一样的。

  足球贵为世界第一运动,在全世界的开发程度和普及程度是任何运动远远不能比的,这就造成足球在全世界竞争压力远远大于其他项目。

  划重点,是远远大于。

  类似的情况就是篮球,由于篮球在其他大洲也比较普及,开发程度较高,它的竞争压力也远远大于跳水举重,中国篮球队也因此水平很差,在一个可遇不可求的天才姚明退役之后,呈现出的低迷,这才是中国篮球队真实水准。

  何况,足球的普及度和开发度还远超篮球。

  有人反驳说女足成绩为什么好,但是这背后也是符合这个规律的。

  中国男足成绩一直不好,而女足挺强有很深刻的原因。

  这个原因不是网民理解的国足废物无能,拿着高工资,宝马香车腐朽了战斗意志,平时不认真训练,俱乐部有奖金还成绩尚可,到了国家队就不卖力比赛。而女足,虽然工资微薄,但艰苦奋斗,有荣誉精神为国争光。

  真正的原因,

  这要从世界体育的局势分布讲起。

  1.中国女足的对手其实非常弱

  由于身体条件的限制,男足女足一直是男女水平差距最大的项目之一,女足世界里,不管你是德国巴西,还是皇马巴萨,随便你来,还用不着挑出中国最强球员的国家队,随便派一支全华班中超,90min比赛不赢她们二十个球就算丢尽了男人脸面。

  速度爆发力上,男子冲刺速度一百米平均快两秒左右,这是个什么概念,这一秒高速冲刺,如果长途奔袭,男女足拼抢足球,冲刺距离差距几秒钟就能拉到三米以上,而一般足球比赛里面,前锋比对方后卫快,拉开半米距离就已经是绝对优势,差了半米后卫已经几乎不能对前锋做出任何拦截了。速度快的前锋,反越位冲刺比对方后卫快一些的优势,能让对方吃尽苦头,而男女足之间这么大的速度差异,一次反越位冲刺,男足前锋带球冲刺,女足后卫几乎不可能跟上,后防线可以说形同虚设,完爆碾压。

  技术上,女足由于力量不足很多动作做不出来,她们天生的腰腹力量和下肢力量远远逊色男子,比如后卫转身凌空大脚解围,在女子比赛中非常少见,就是因为她们力量不足。,女子比赛偶尔见得到的什么马赛回旋什么过人,在男子比赛的激烈对抗中,技术动作,完全用不出来全部失效。

  力量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射门,女足的射门,凭她们的射门力量和带起的球速度,男守门员一般情况下都能稳稳接住,而如果是男子比赛中的爆射和大力抽射,女足守门员几乎反应不过来,就是毫无招架之力。

  如果是头球那就要命了,女足后卫平均一米六几的身高,面对男足至少185cm,甚至超过190cm的高中锋,跳跃能力也逊色于男子,那么可以说女足几乎没有任何抢点能力,男足在禁区里头球可以狂轰滥炸,没有任何防空能力,连干扰都干扰不了,只能期待守门员扑救。

  再说体能,以男子足球的对抗强度和跑动强度,如果用跑动距离硬算,女足能支撑60分钟,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面对男足这种超高水准的强敌,女足的体能消耗远超一般女足比赛,只需要半个小时左右,体能就能被彻底放空,接下来的六十分钟,不用比了。

  因此,强调一下,以下才是我要说的重点

  女足比赛的水平是非常低的,一般就相当于一支少年球队的水准,没错,女足其实还不比不上青年球队,更别说国足了,真正的球迷没有谁看女足原因不是什么歧视什么男权思维方式,就是因为水平低不好看。

  女足不激烈,观赏性不足,没有市场也就没有投资人,全世界女足开展情况都不好,所以世界女足水平都非常低下,女足的收入也非常低,国外很多国家女足连职业队都没有,就算有,那些国家女足运动员工资微薄,甚至不得不兼职打零工,只靠一份热爱坚持,平日里训练,很多先进的器械,还有优秀的教练都与女足无缘。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举国体制下的中国女足,面对她们就有优势。

  中国国家培养的运动员就至少有保障,国家发工资,上面拨款安置器械,有相对优秀的教练,安安心心训练,安安心心比赛,所以女足很容易出成绩。

  这是上个世纪女足成绩好,能够风雨彩虹,铿锵玫瑰的最重要原因。

  当然,随着这几年世界女足的开发,对手逐渐强大,中国女足的成绩也越来越差 ,只不过女足不受关心,很少人知道而已。

  这就叫足球规律,技术的代差真的是靠拼搏精神能弥补吗?

  2.中国男足的对手极其强大。

  中国国足面对的对手,强大无比,跟所有的运动,包括乒乓球,羽毛球,体操,甚至篮球都不在一个次元,也包括女足。

  男子足球,男子篮球,网球,这些运动天生就是商业的宠儿,万千球迷的热爱,英国人说过,足球高于生死,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每年创造的财富号称世界第十七大经济体,足球每年创造的财富超越了全世界一两百个国家的总GDP。

  男子足球根本就不差钱。

  C罗梅西,这些顶级球星在整个体坛都是都是富豪,游艇,party,各种豪车,布加迪威龙,劳斯莱斯整整齐齐排列在家中,修建的豪宅艳羡无数人,而内马尔,苏亚雷斯,莱万,皮克这些球星,每一个都是腰缠万贯的金主,随手的小费就是一掷千金。

  曼联前队员曾经说过他们球员时期的奢侈,在球队大巴上,一群球员围在一起打牌,短短一个小时,输出去的钱,在中国足够警局传唤他们聚众赌博。

  我们不说球星,即使是五大联赛一个默默无闻普通的球员,工资也远远胜过普通人,西甲年薪支出最少的球队有阿拉维斯(平均年薪37.7万欧元)、拉斯帕尔马斯(34.5万欧元)和莱加内斯(34.3万欧元)英超最低的是伯恩利,平均年薪120万欧元

  也就是说,在欧洲,不需要你成为世界级球星,只要进了联赛,一个普通球员也能过上梦幻的生活。

  在欧洲,踢球对一个年轻人是极佳的出路。

  梅西C罗这些偶像的引导,超级高薪的诱惑,一夜成名镁光灯下的梦想,豪车豪宅的刺激,每年欧洲南美无数青少年投身足球事业,仅仅千万人口的国家,青训规模之大难以想象,青少年之间竞争激烈,千里挑一,万里挑一,奋战在五大联赛的足球名将,无一不是万中选一的天才苗子。

  由于有钱,最优秀的人才,最出色的教练,最先进的训练方案,最先进的器械,最佳的医疗保障,纷纷涌入足球。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陈旧的举国体制,从体校内部训练出来的足球运动员,对上别人千万人里出一个的天才,不管你怎么努力,天赋的差距根本不能填平。

  而中国的奥运强项,所谓夺金牌的项目,乒乓球,体操,举重,其实占了很大的开展情况不好的便宜,乒乓球,体操,举重这些项目,和女足一样,欧洲美国日本,根本没多少群众基础,专业训练的更少,在举国体制保障下面,很容易就出成绩了。

  说句难听的,国外把对于足球的热情全部转移到羽毛球上面,美国3000万人青训,德国800万人青训,日本1000万人青训,他们培养出来的羽毛球队员,林丹李宗伟可能每年是量产的。

  如果让这些国家队来和中国羽毛球国家队试试,我相信中国现有的羽毛球队,在奥运会上面,也比现在的国足的现状强不了多少。

  我当然不是说国乒国羽跳水队无能,也不否认他们夺金牌的努力,而是要说明他们拿金牌有个非常大的利好,先天面临的国外同行竞争就远远低于世界第一运动。

  这是国足为什么成绩差的根本原因,可以这样归结,因为国外男足实在太强了,全世界在足球上面的投资和军备竞赛实在是太厉害了。

  举国体制时代,举国体制的乒乓球体操跳水争金夺银,然而,同样是举国体制的国足,被揍得满地找牙。

  纵然现在中国足球开始职业化,但职业化和青训水平依然比不上外国,一样在比赛中被完爆。

  3.职业化和十四亿人

  综上我们可以知道,要让中国男足对抗欧洲,崛起为世界一流,举国体制是无法对抗的。

  因为不能市场化,吸引大规模青少年参与,不能进行大规模青训,专业球员数量稀少,那就选不出天才,没有天才,带领着举国体制下的球员去对抗欧美,就算真的不赢球就立马枪毙,也逼不成世界杯冠军。

  这个道理很简单,给你几年时间训练,几年后去和博尔特赛跑,跑不过就枪毙,你能赢吗?

  不是中国男足不卖力,是真的打不过这些强队,真的打不过这些青训发掘出来的足球天才,就像你上高中的时候,怎么卖力,高考数学最后一题你也确实不会。

  这就叫天赋。

  中国体校训练模式下,选材范围狭小,根本选不出足够多的有天赋的球员。

  唯一的办法也许就是职业化,在中国开展轰轰烈烈的中超,通过火爆的球市,大量涌入的热钱,超高的关注度,吸引青少年参与足球,当真正中国青少年球员数目,中国足球人口和注册球员跟上欧洲,或许就是中国足球崛起的时候。

  从百万人中遴选出真正的足球天才,那才是真正的国足。

  一个常见的论调就是“十四亿人中选不出11个会踢球的”

  实际上这句话是彻彻底底的无知,中国的国足是十四亿人中选出来的吗?就算最鼎盛时期,选材范围也连7万都不到,最低谷的时候,数据跌落到了8000。

  你我他,在座的有几个人参与了中国足球青训?不是那种几年前我和我朋友踢过一场野球,而是真正参与专业的训练,通往职业队的选拔。

  就算是巴西,德国这样的足球超级强国,我也没见到巴西2亿人,德国8000万人都去参与国家队选拔,印象里面德国是从600万人里面选出来的国足,已经是非常厉害了。

  这中间涉及到选拔机制,体制各种各样的问题,没有哪个国家能做到全民100%参与青训,将来,别说什么十四亿人,只要有千分之一的人,国足能从140万人中选出来,成绩就已经妥妥杀进世界杯。

  4.纯粹的足球,纯粹的热爱

  但这么多年来,中国职业化开展过程并不顺利,09年之前横行的假球赌球,大大毒害了中超的价值,球队无人问津,球票白送都懒得理。

  这么多年,中国足球一直在职业化道路上走走停停,虽然有了2015年中超脱钩事件,看似中超以后就是集团公司行为,俱乐部就是俱乐部,但从现状来看,行政力量依然粗暴干涉着足球本身。

  足球联赛是个什么东西?

  联赛本身最初诞生的目的就是商业行为,说句难听的是老板花钱养一群球员,大家踢比赛,然后卖门票,卖球衣,打商业赞助广告,为老板赚钱。

  联赛本身就该是纯商业行为,而这种纯商业行为就是联赛自由经济下的健康发展。

  所以这里要反驳很多自认为国家队球员欠了你们账的键盘侠,国足坐包机住五星级酒店,确实有钱,但要搞清楚这些钱不是纳税人给的,而是男子足球本身就是个赚钱项目,原本就有钱,相反,男子足球赚来的钱本身还要拨付一部分去滋养那些不赚钱的项目。

  但男子足球又背负了太多为国争光的意义,联赛纯商业行为,但是行政力量依然是一个巨大的阴影,每每国足成绩不好,网络舆论拿国脚足协撒气,足协就拿中超撒气。

  从2011开始计算,u23新政到工资帽,从限制外援再到现在的国家队集训,每一次政策的出台都给中超带来巨大麻烦,而且至少到目前为止,并未看见这种行为对国家队的成绩带来任何实际上的帮助。

  但中超本身已经被伤害了,公司本身的权益在哪里?对中超这个品牌的恶劣影响怎么算?以后谁敢碰这种深深被政治力量渗透的投资领域。看破了中国足球乱象,有多少小球员深感前途灰暗离开?

  这就好比当年的阿根廷,政府出手没收了外国公司财产,民众拍手称快,随之而来的就是没有任何一家大公司敢去阿根廷投资。

  中国足球的土壤,中超以及以下的各级机构,和中国的足球文化怎么才能良好发展?

  尊重足球文化。

  必须要尊重中超联赛和各家俱乐部,这是尊重足球。

  中超俱乐部不是足协领导的手下,不是你们的政绩工程,不能你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不能随手一挥就为了打奥运会牺牲中超。

  中超就是中超,它是个足球联盟,能做到吗?

  做不到,因为不爱足球。

  如果我们去看西班牙足球历史,在中国这是非常难以想象的,西班牙足球几十年的低迷,1964年之后,西班牙再也没有拿过冠军,直到2008年,但在这几十年间而皇马和巴萨却一直是欧洲足坛顶尖豪门。

  在中国,这种情况联赛一定会被打压和限制,一定会有网民和领导站出来要对联赛动粗。国家队输了,你们联赛就没有意义,领导一挥手对皇马巴萨下重手,不许用外援,必须上新人,年龄23岁以下。

  在这背后,是西班牙人民纯粹足球的本真热爱。

  无论何时,他们都是美凌格,都是红蓝魂。

  5.无解之结

  中国足球的领导人不是不懂这些,有的是真不懂,有的是装不懂,但他们需要的东西是一样的,那就是在自己任期内做出成绩,他们可以升迁。

  所以会粗暴用行政力量去干涉中超本身发展。

  但深耕中超带动青训本身是件太漫长的事,就算一批天赋异禀追风少年深受2013恒大亚洲冠军的鼓舞,那也需要十年后他们才能大放异彩,成为黄金一代,现任领导政绩几乎全没有,沾不了光。

  而中国全民足球,那就更加遥远了,现在在中国体校,在传统观念下,依然是读书不行的学生才去的地方,大部分学生几乎从不参与足球。

  要想有欧洲那样的足球氛围,看球火爆,足球俱乐部死忠,全民足球青训,家长觉得踢球也是很好的出路,那需要几十年的深耕。

  但体育总局等不起,中国网友也等不起,必须要短时间见效,所以才有各种不顾联赛死活的奇葩规则,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不存在的。几乎是不可能有这种耐性的,网友的舆论压迫,总局的成绩需要,让这种几十年的卧薪尝胆几乎是不可能,每每国家队成绩不好,中超的热度和高工资就成为原罪,然后总局就出台政策限制中超,一帮网友叫好。

  相比于国家制定长期经济战略,动辄一百年的长期目标,体育总局在足球上面极其短视浮躁,一年一变,每一变都要玩死中超的教练,想尽千方百计豪赌奥运会世界杯,短时间见效,要安安静静做二十年足球,不可能。

  另外,中国网友对中国足球的误解,让舆论压迫推波助澜,国足就是不好好踢,高工资养肥了这些人,让总局的行政干涉得到支持。

  足协用各种政策伤害中超的时候,全是中国网友在支持,其实是一个严肃的问题,

  其实他们并不关心足球,他们关心的只有国家队,关心的其实本质上是民族自尊心问题。

  其实他们为什么要关心中国男足国家队,因为外国人都玩,因为这是世界第一运动,所以中国人自尊心要证明自己比外国人强。

  在他们看来,中超联赛只是个工具,用来抬高国家队水平的工具,只要国家队输了球,中超联赛的一切技战术,外援水平,精彩比赛,进球集锦,都是没有意义的。

  国家队都输了,联赛算什么东西?

  足球文化,足球联赛,对足球本真的热爱,那是啥?

  很多人看国足比赛,只是因为这是世界人民喜欢的运动,世界第一运动,因为民族自尊心,所以国足不能输,看国足比赛的人里面,能有多少是真正热爱足球的?

  因为足协领导政策的往复,只能在循环中十年又十年。

  因为中国民众缺少对足球本真的热爱,足球文化在中国注定是贫瘠的土壤。

  中国足球,这就是个死结,

  在可预见的未来里,我认为中国足球无解。

  现实就是,中国虽然是世界第二强国,但实际上在体育投资和体育产业,国民体育运动上面,不仅仅不如美国欧洲,而且远远不如很多中国人看不上眼的小国家。

  中国体育建设怎么样?

  我觉得它不像我们的GDP排名,倒很像我们的人均GDP排名。

  遇到冷门项目还能靠国家拨款,体育集训,举国模式,比如跳水,举重,乒乓球,羽毛球,遇到热门项目,比如世界范围内流行的男足,男篮,高尔夫,重量级拳击,赛车,男子网球,瞬间麻爪。

  而且是越热门,全世界开发程度越高,国外水平越高,中国成绩就越差。比如国足比男篮成绩差,论国际排名,国足76名,男篮30名,偶尔男篮还能夺得亚洲冠军,但原因是什么?因为全世界对篮球的普及远不如足球,全世界稳定派出国家队的男篮才70多支,就以两个项目世界冠军比赛的预选赛参与球队为基准。男篮世界冠军奥运会男篮,预选赛和全世界五大洲锦标赛挂钩,而参与五大洲锦标赛的总数是68支球队。就算拿男篮世界杯的数据来看,去男篮世界杯预选赛上面露脸的球队也才80支。

  而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预选赛,全世界所有的代表队有206支足球队参与预选赛。

  其实换算比例下来,30/80,76/206,男足男篮其实半斤八两。

  姚明时代男篮确实强,但那是依靠一个可遇不可求的天才在遮掩中国篮球的真实水准,姚明是不可复制,也不是我们培养体制下能够量产的。

  周琦,郭艾伦,这些人才是中国篮球的真实水准,中国男篮的水准就是世界二十多名。

  就像以前一个记者说过,虽然有刘翔,但是刘翔是偶然出现的,史冬鹏是可以靠我们的体系培养出来的,史冬鹏才是代表了中国在110米栏项目的真实实力。

  很多骂我的,说我意思是中国得金牌的项目都是老外不重视,伤害了运动员的爱国情怀,侮辱了他们夺金牌的努力。

  诚实地讲,

  我确实就这意思,其实中国就是个体育弱国,能不能拿金牌基本取决于老外重不重视。

  中国其实好多金牌都是冷门项目,比如号称梦之队的跳水,外国专业练习跳水的青少年一共才有多少?就拿中国女排来说,全世界能稳定派出女排国家队的一共才多少支?

  还有个例子是中国女足,以前欧洲女足不行的时候,风雨彩虹,铿锵玫瑰,现在人家开始重视起女足,欧洲日本女足搞得轰轰烈烈,女足最近几届亚洲杯,世界杯的水平其实都很惨淡。

  在世界范围内热门的项目,男子网球,男足,男篮,男排,重量级拳击,橄榄球,棒球,赛车,中国没有一个很强。

  “金牌大国,体育弱国”这种论调早就有了,完全不是我说的,

  体育投资和体育产业,国民体育运动上面,其实中国很差。

  我们的总GDP世界第二,但中国不如人的地方很多,人均GDP世界排名就很难看,还有民生,还有科技,还有发展均衡程度,还有人类发展指数,还有基尼系数。

  中国的弱项多得是。

  足球,或者说足球背后反映的体育建设问题只不过是其中一项。

  中国培养体育人才一直走的是“精英模式”,即接受专业训练的人极少。这个不管是体制内的项目还是职业化的男足都有这样的问题。这种模式对于职业化程度不高的项目是很有效的。

  @腓特烈招谁惹谁了 已经回答过了,但凡职业化程度高的运动咱们国家做得都不够好。

  我们先来看看中国搞得好的体育项目有哪些,奥运金牌拿的多的项目排名为:

  跳水、举重、体操、乒乓球、射击、羽毛球。

  乒羽群众基础确实不错,但接受专业训练的人还是很少。未受过专业训练的也爱好者再多对于国家队水平的提升也是没有帮助的。

  而跳水、举重、体操、射击这几个项目纯粹是为了拿金牌而拿金牌。个人认为这是本末倒置了,有多少人在除了奥运会以外会看这些比赛?又有多少人真正看得懂?我想业余练举重的话还可以去健身房,但是我要是想业余玩玩跳水、体操、射击都很难找到地方。

  以上的这些项目职业化程度低、观赏性有限。我们依靠举国体制,选拔小部分有天赋的人集中训练可以取得好的成绩。男足虽然是职业化最彻底的一个项目,但依然走的是“精英模式”,只不过选拔人才的机构从体工队变成了职业俱乐部。参加专业训练的人并没有因为职业化变多。

  男子足球这样高度职业化你去搞精英模式是行不通的。必须要有大量的人接受专业训练,扩大选材面才能筛选出一个高水平的国家队。这种“全民模式”的例子有美国和日韩的校园体育模式,学生在学校就能接受专业体育训,这样所有适龄儿童都接受了专业体育训练,然后职业队青训(各种项目)通过中小学的体育比赛进行筛选,这种选择面要比国内大的多的多。或者是欧洲和南美这种体育文化比较成熟的地方,体育俱乐部非常普及。有大量的适龄儿童会去当地的体育俱乐接受专业体育训练,这样也是大部分适龄儿童都接受了体育训练。

  我之前回答过这样一个问题:非常一般的职业运动员与业余顶尖高手的差距有多大?

  在实行精英模式的中国,最一般的职业运动员也比业余顶尖高手强得多。但是在全民体育的国家,非常一般的职业运动员和顶级业余高手其实没有差距。你甚至很难界定业余和职业。

  比如说1974年以前英格兰有个足球赛事叫业余足总杯,还有个业余英格兰国家队。当时对于业余球员的定义就是不能依靠足球赚钱。但是后来有越来越多的所谓的业余俱乐部开始给球员发工资,但工资又不足以维持生活。这么发展下去业余和职业的界限变得难以区分。所以在1974年以后在英格兰就没有了业余球员和职业球员的分别。业余足总杯和业余国家队也都退出历史舞台。

  在实行全民体育的国家中,各种水平的运动员形成一个金字塔,并无明显的业余和职业的分界。但是在精英体育的中国只有少量人接受高水平训练,从业余到职业要上一个台阶。这种模式下的男足怎么可能比得过那些全民体育的国家。所以说不是中国足球烂,而是精英体育的局限性在男足这个项目上被无限放大。

  中国在短期内是不可能实现全民体育的,首先我们还没有形成体育文化。其次,中国学生升学压力太大,开展校园体育不太现实。在短期内男足水平想要取得进步也只能扩大精英模式的规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发展青训。

  有很多人说中国球员高薪低能,还不自律不努力,所以国足很烂。这个说法不能说完全错。中国部分球员的薪水确实高,但也就中超那些球队。有多少中乙球队欠薪、解散可以去了解一下。也确实有一部分球员不自律,但最主要的是因为有限的球员上限本身就不高。

  同样是东亚人,文化相近的日本和韩国足球为什么比我们好得多?有人可能会说因为他们的球员更努力更敬业。这也不是完全错。。。但根本原因他们接受专业足球训练的人比我们多太多。不够努力的人在竞争中就被淘汰了。

  我记得多年前我看过中央台的一个报道,是关于在巴西训练的中国青少年球员。介绍了几十位在巴西训练的球员的生活。当时觉得还不错,但是那个报道的最后一句话让我心马上凉了。大概是“现在在巴西训练的中国球员也就这几十人,但日本每年自费到巴西训练足球的孩子有上万人。”就这个差距你拿什么和日本比?

  虽然我很喜欢写文字,但我觉得要解释问题,用数字和图表要有效很多。我们从下面几点来看看一些基本的事实全球足球的发展趋势:更快的节奏,更快的速度,更短的比赛时间,更多的对抗中超联赛从2012年开始的趋势:更多的进攻和更差的传球,高节奏对抗无助于赢下比赛,恶性循环我的一些体会和观察

  从1966年开始,到2010年,足球的发展趋势一直是更快,更快的球速,更快的频率,更高的节奏。这点和大部分运动一样,伴随着运动科学的进步,人类一直追求更高更快更强Evolution-of-World-Cup-soccer-final-games-1966-2010-Game-structure-speed-and-play-patterns

  上图展示了从1966年开始到2010年,世界杯比赛中,传球速度和传球频率的变化,你可以看到基本上就是球速越来越快,传球频率越来越高。

  这并非单独的例子,在对于英超的研究里面

  从2006-2012赛季,High-intensity Runing Distance,高强度下的跑动距离,在6年间,不同位置都有了长足增长,其中边后卫位置的增长最为显著,比起挪威重炮手里瑟,阿诺德的高强度跑动距离要增加36%以上。可以说,如果你现在让加里内维尔回来打个边后卫,他就半场体能。

  与此同时,不管球队使用怎样的风格,高强度的跑动,High-intensity Runing,High-speed runing,都是球队获胜的必要法门。

  实际上,研究和足球战术之间的联系非常精密,比方说在瓜迪奥拉成功之后,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如果你在靠近球门处恢复球权(高位逼抢),可以增加进球的概率,差距有多大呢?比起从后场发起进攻,你进球的概率差了7倍,攻入禁区的概率多了19倍。

  而不管是哪方面研究,基本有一个共识,叫做High intensity play is related to the everall success of the team。高强度的比赛对抗,对于球队的成功非常关键。

  其实我想大家如果真的踢球,你就会知道大部分丢球都是在你跑不动的时候失位丢掉的。这一点按道理来说,是不言自明的。

  但就是这个简单的道理,在全世界都在增加高强度对抗,高强度跑动的时候,你会发现在中超联赛里面,高强度对抗和高强度跑动并不决定你的比赛成绩Match Performance of Soccer Teams in The ChineseSuper League—Effects of Situational andEnvironmental Factors

  这张图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事情

  在中国联赛里面,打得好的球队,往往在射门,射正,在对方半场控球,控球率,向前传球准确率等进攻指标上非常突出

  但在高节奏对抗,高节奏跑动,高节奏跑动距离这些指标上,中超里面强队和弱队基本没有区别。

  这个东西要和另外一个数据结合在一起看,才会很有趣Long-Term Trend Analysis of Playing Stylesin the Chinese Soccer Super League

  从2012年开始,中超比赛的传球准确率下降,进攻水平反而提高。

  基本上来说,我觉得要给合理的逻辑链条是外援进攻球员的加入,让强队可以有机会进行半场进攻演练压着弱队打,与此同时,由于胡尔克,奥斯卡,孔卡等球员的存在,前场单打变得更多由于进攻中传球精度和频率的降低,比赛节奏不可能快起来,这又反过来导致更加依赖进攻球员的单打能力

  所以最后出现的结果是,当全世界足球潮流是,注重高强度对抗,增加传球频率和节奏。

  中超联赛是反过来的,高强度对抗不影响比赛结果,传球频率和节奏越来越低。

  当然,这里有一个可以为中超辩解的理由,由于中国幅员广阔,所以很多时候气候的变化影响了球员高强度比赛的发挥

  上图可以看到,不同潮湿和气温水平下,球队高节奏对抗的发挥有着很大不同。

  这点也可以理解,比方说我是一个在湖南的球队,然后我每天联系高强度跑动下的战术穿插,结果冬天要去长春亚泰打比赛,或者夏天去天河。这种战术就要打折了,那还不如简单点,单干就好了。

  当然,无意为中超辩解,即便如此,有一些幅员辽阔国家的联赛依然可以有着高水平,美国和俄罗斯虽然不是什么足球强国,但没有这么糟糕。

  综上所述,由于种种原因,中超联赛在过去十年里面,走的路子和全球足球的发展基本上是背道而驰的传球水平下降,其他国家传球速度越来越快,频率越来越高高强对对抗不影响比赛结果,其他大部分国家所有位置都增加高强度跑动,尤其是边后卫。这次比赛多少次边后卫上不去防不住...对面阿曼那个边后卫予取予求...

  所以最后在国家队比赛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中国队真的进入前场,还是打得出一些配合的。但在攻防转换,反复来回冲刺之后,水平下降之快令人发指。我实在懒得找比赛的gif,但大家想象一下就知道是什么意思。

  我自己很小就开始喜欢足球,也经常踢球,如果要我说,很多时候从小开始,中国的小孩子们就不太喜欢身体对抗,怕骨折,怕受伤。我自己经常看到的小孩子训练是,家长都站在边上看,有些训练是与其说是让小孩子拼命去赢比赛,还不如说是给家长看的一个秀。即便是成年的足球爱好者比赛里面,身体对抗后倒地就喜欢叫犯规,被撞倒后就喜欢生气。

  我自己踢比赛受过很多伤,重大一点的,脚踝骨折过两次,其他小伤就更多。我自己是觉得大家来到球场上,就不是来跳舞的,合理的身体对抗是必不可少的,甚至有一些犯规嫌疑的动作,也是不可避免的,我自己打边后卫的时候,对方边锋如果比我快,一个加速过了我,我除了去撞他,还能怎么办呢?

  反过来,我自己去过人的时候如果被绊倒,我也不会去说防守队员怎么样,大家各司其职没办法的。赛后抱一个就好了。

  而大部分时候,球场上很多人都是踢养生球,来回冲刺很少,比赛节奏很低,这样的比赛,我觉得就是中国足球的一个侧影。我们需要更多高强度的对抗,合理的身体冲撞,被合理撞翻后不要生气爬起来下次继续过他的决心。

  我自己现在每周一般还是会维持3次左右的足球运动。除了和朋友之外,我自己也曾经加入过一些足球的培训课,我是觉得如果你没有一个爱好的运动,作为一个足球的门外汉,其实足球是还不错的一个运动,有对抗有合作。

  如果你完全没有足球基础,虎扑有一个成人的足球训练我自己现在和以前都经常去,你可以联系他们的教练,137 7420 6427。如果你稍微有一点点基础,在碧云那边有个琦逸足球公园我也经常去,他们自己也有个足球队也算不错,如果你还想进阶一些,杨家威现在也开训练班,他微信好像是jwfootball1,你可以去体验一下中超球员的比赛强度。

  我自己是觉得只有更多的人开始去踢球,而且不是去踢那种养生球,我们的足球氛围才会慢慢好起来。但这需要所有人的身体素质,和足球素质的提高。

  如果要说原因的话,用最最简练的话概括:

  足球这项性价比极差的全民运动被几乎中国人抛弃了。

  就是这么简单。

  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我国的体育事业直到今天仍然秉承着两项特殊的使命:通过竞技体育本身来扭转中国人“东亚病夫”的国际形象国家制度优越性

  在88年兵败汉城之后,我国于1995年正式提出了“奥运争光计划”。

  洋洋洒洒万字,基本上可以总结为“小、巧、难、女、少”五字战略,把精力放在那些冷门项目上(就是没什么商业价值的),战略性地放弃竞争度高的。

  其中有两段话是值得细品的:

  关于男子项目:目前我国竞技体育面临着诸多矛盾和问题:总体实力亟待加强,从80年代以来参加 3届夏季奥运会的成绩和项目发展水平来看,我国具有夺取金牌实力的项目平均仅有8个大项,进入前3名的小项为60项左右,占奥运会奖牌总数的8%,冬季奥运项目仅有少数小项达到世界水平;运动项目发展不平衡,某些优势项目一直未能走出低谷,男子项目仍然是薄弱环节,篮、排球等重点集体项目队伍萎缩,增加了发展的难度;体育尖子和后备人才严重不足,经费短缺。

  关于女足:优势项目是实现《奥运争光计划》的基本保证,要继续巩固和发展18个国家重点投入项目中现有优势小项和潜优势小项,大力开发若干短期内能够达到世界水平的小项以及女子垒球、女子足球等项目。据统计,我国26个夏季奥运项目中有60个左右优势小项和70个左右潜优势小项,这些小项是我国竞技体育攀登世界高峰的主要力量。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从这两段话我们应该可以读出两个意思:男子集体运动我们养不起了,你们自己自力更生吧女子足球在短期内是有机会达到世界顶尖水平的,我们干吧

  第一点,孕育了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这种既需要利用企业投资来转移原本需要体工队来负担的成本,另一方面又希望商业俱乐部承载地方体育局的职能的奇葩联赛;

  第二点,造成了女足在90年代的短暂辉煌。

  在这场转型中,最大的问题在于:

  在职业化之前,我国的体育体制沿袭的是苏联的那一套专业体制时代。这一套虽然钱少,但因为全国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体工队,甚至军区都发展三大球,专业运动员的数量事实上比现在多得多。

  但在职业化转型的浪潮下问题就出现了:

  旧的体系被抛弃,新的体系怎么建?

  谁都不知道。

  加之世纪之交时为了豪赌世界杯各种折腾联赛,导致了假赌黑横行。虽然中国足球历史性地进入了世界杯决赛圈,但是因为甲A联赛的各种怪现状。直接导致了中国足球人才的断档。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这就是范志毅之前在微博里提到的所谓中国足球缺乏传承的问题。

  一个矛盾点在于:总局的KPI是建立在大赛成绩上的而足球体系的搭建没个十年、二十年是没有办法搭起来的

  那么对中国足球,是竭泽而渔,还是前人栽树。只要在其位,选择是什么,就再清楚不过了。

  各种内忧之下,造成了今天职业足球运动员只有8000人的局面——对比刚输的越南,五万人。

  更不要说欧美诸国和日韩了。

  然后我们再来看文化上的问题。

  在数千年文化的传承之下,这片土地上的人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作为最高的价值观。

  在绝大多数人的内心深处:体育是没有用的,练体育的小孩都是不行的,是赚不了大钱的。

  对比职业联赛做的比较好的欧美,一个体育明星也可以是城市英雄:纽卡名宿阿兰·席勒

  在目前如此卷的社会大环境下,能有多少家长愿意花10-15年的时间去培养一个将来还不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可以站在顶级联赛舞台的明星球员(只有这两个条件都满足才能勉强回得了本)。如果最终没有办法将运动员作为职业,他错付的一生谁来担责?

  谁都不敢冒这个风险。

  当然,这样的选择在每个个体看来是无可厚非的,毕竟,在如今的足球体系下,如果想要在中国系统性地接受足球训练,就必须要我们思考社会福利和就业等现实问题。

  要接受运动员是否是个职业,除了文化因素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能不能吃饱饭?

  但在我国,由于某些诡异的限薪令存在,一个行业内最顶尖的从业人员也只能拿到税前300万人民币的工资——我们先别管他的水平是不是真的到了300万,但是我相信,成为足球明星跟成为顶级程序员所要付出的努力并不会差太多(只是侧重点不同)。

  在这种情况下,我为什么要去踢球?

  更不要说有大量的中甲、中乙球员根本就拿不到工资这个问题了。

  从事一个职业,不光要看上限,更要看下限和大环境。

  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足球运动当中也并非不可能。这其实也是我们一直在提的一个方法:

  体教结合

  这也是日本人发展足球所用的一套:

  校园足球。

  对于日本人来说,足球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是以“锻炼体质、快乐教育、培养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为目标的。

  日本的校园足球主要依托于学校足球“部活“来实现——“部活”由教练员和家长共同管理,教练员多为兼职,为志愿者,主教练接受日本体育协会的监督和管理。

  根据地域的不同,日本也会指派当地的大学生足球运动员进入当地的中小学进行指导。这种服务于当地社区的实践活动,不仅帮助了中、小学足球俱乐部更好地开展日常训练活动,而且对大学生运动员来说,也有助于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和专业技术的提升。

  从活动频率上来看,“部活”每周训练在2~5次,周末以比赛为主。每月的活动费为1500~3000日元,确保大多数家庭都能承受。

  从比赛的赛制上来看,因为学生的本职工作毕竟是学习,所以日本“校园足球”的比赛模式以赛会制为主。

  日本青少年足球赛的品目繁多,也保证了各个年龄阶段的小球员拥有足够的比赛机会,同时也促进了俱乐部的梯队建设。如在少年年龄段,有全国少年足球锦标赛及J联盟举办的足球节;在初中年龄段,有高元宫杯全国足球锦标赛、全国俱乐部锦标赛、全国初中学校体育大会、俱乐部青年杯等赛事;高中年龄段则是日本各个学龄段学校联赛发展最为成熟的阶段。同时,也是竞争最为激烈、对抗性极强的“校园足球”比赛。这个阶段主要有高元宫杯全国U18足球锦标赛、日本U18联赛、全国高中足球锦标赛、全国高中综合体育大会等。

  以2020年J3球队秋田蓝色闪电为例,其U12梯队共有08/09/10/11/12年龄段共31名球员,最小的球员为2012年出生的三年级生。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的校园足球为日本贡献了近64万注册球员,也培养出了如柴崎岳等大量职业足球运动员。

  我一直在主张中国足球在足球体制上可以学习日本:

  因为相比于曾经学习过的任何一个国家,日本这个国家无论从人种、饮食习惯还是在文化属性上都是最为接近的。

  既然日本能在不到30年的时间内一跃从鱼腩队变成稳定的亚洲一流和世界二流,我们中国人凭什么不行?

  但这个问题,就又回到了中国人对待体育的态度上了:

  发展体育运动,到底是为了什么?

  要扶中国足球的贫,就得从根子上扭转中国人对于体育事业的“偏见”。

  本质上来说,体育的存在应该是教育的一部分。

  一百多年前,二十八画生曾经在《新青年上》发表过一篇《体育之研究》

  我摘录其中的几句话:体育者,人类自养其生之道,使身体平均发达,而有规则次序之可言者也。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徳智也。体者,为知识之载而为道德之寓者也,其载知识也如车,其寓道德也如舍。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人者动物也,则动尚矣,人者有理性的动物也,则动必有道。肢体纤小者举止轻浮,肤理缓弛者心意柔钝,身体之影响于心理也如是。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筋骨者吾人之身,知识感情意志者吾人之心,身心皆适,是谓俱泰,故夫体育非他,养乎吾生乐乎吾心而已。运所宜注意者三,有恒一也,注全力二也,蛮拙三也。第二能生快乐,运动既久,成效大著,发生自己价值之念,以之为学,则胜任愉快,以之修德,则日起有功,心中无限快乐,亦缘有恒而得也,快乐与兴味有辨,兴味者运动之始,快乐者运动之终,兴味生于进行,快乐生于结果,二者自异。

  如果总结一下的话,在二十八画生眼里,体育有以下几个功效:

  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

  运动之根本,在于“快乐”。

  多拿牌子增强民族自信力,是历史特殊时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最优解;

  但是,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如果永远唯金牌论的话,我国在成为体育强国的路上就永远不会有突破。

  最后,还有一个不得不忽略的问题:中超。

  理想中的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联赛,应该具备以下要素:联赛的独立性赛程的稳定性主教练排兵布阵不会被不可抗力干扰有成熟的足球金字塔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有庞大的群众基础和付费意愿俱乐部自身有自我造血能力

  但是中国的足球联赛具备了哪个要素?

  怕不是一个都没有吧?

  而且,中超联赛有个很诡吊的现象:

  在疫情前,中超公司是赚钱的(因为版权费的存在),而各俱乐部除了上港都是亏钱的。2017年,中国足协资产总额为7.7亿元,各项收入7.6亿元,成本5.9亿元。2018年,中国足协的总资产为10.7亿元,各项收入8.4亿元,成本8.1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足协占中超公司36%的股份。

  在2019年,中超公司在去年总计进账16.14亿元,其中商业赞助为6.14亿元,版权收入约为10亿元。

  按照当时的分配比例,足协从中超公司拿到的收入超过5亿。

  但支出甚至盈利部分足协到底怎么处理的,我确实查不到。

  最后的最后,我实事求是地讲一句:

  在中国,中国足球在舆论和流量上最受到的重视是和它拿到的资源极度不成正比的。

  足球作为蓝星上毫无争议地世界第一运动,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之激烈是其它所有运动加起来都比不上的。

  中国足球作为不折不扣的空中楼阁,已经到了不破不立的十字路口。

  唯有彻底地抛弃现有的这套体系,踏踏实实地在正确的道路上走20年,才有可能在第二个一百年的时候慢慢开始出成绩。

  如果我们不从思想根本上转变对于足球(乃至)体育的认知,永远想当然地以为中国足球天然应该等同于中国的综合国力。

  那么最现实的方法,就是直接彻底放弃足球。

  这样,至少大家不用纠结国足能不能赢女足的问题了。

  我儿子不踢足球,打棒球。在美国打。他7岁,从6岁开始打的。打的是社区的同年龄联赛。没有门槛,报名就参加,不会打就边练边比赛。

  主教练是儿子队友的父亲,退役大学棒球运动员。三个助教都是儿子队友的父亲。队务管理是队友的妈妈。

  我不会打棒球,之前连规则都弄不太明白,我帮助球队比赛前划线设置球场。

  听起来很简陋,但是我住的小town里8万人口,7-8岁年龄段的棒球队有三支。青少年队从3岁到13岁有十五支。比赛是和临近几个town里的同年龄队伍。

  一周训练两次比赛两次。在专业的标准棒球场地,有全国标准的装备,球棒手套。有专业裁判。甚至,甚至每一场比赛都有网络和音频直播!!!

  为什么孩子有时间参加这每周两次的训练和比赛?因为孩子两点就放学了,没有家庭作业。他除了棒球外还有每周的钢琴课,画画课,国际象棋课,写作课,我自己辅导他的数学和阅读。

  家长为啥有时间带孩子去这些活动?很多孩子家长有一个是全职爸爸或者妈妈。比赛有时是下午4点就开始的。我的工作很忙,但是我说我要早点走因为孩子有比赛,没有人敢唧唧歪歪的,因为这是人之常情是一个父亲的责任。

  对了,孩子棒球一个赛季的费用是两百美元,包括一身制服,和各种杂费。

  说了一堆棒球,我说回足球。还是我们这个8万人的地方,7-8岁年龄段的男足是有两支。女足有三支。家附近的大公园有十几个标准足球场。说美中不足的也许还不知道去年美国男足FIFA排名世界第十了。

  这个体制中国能学吗?孩子两点能放学吗?放学后有作业吗?孩子父亲里有没有退役的足球运动员,起码是半职业的?父母有时间或者魄力下午三点翘班吗?会足球能帮助大学录取吗?有免费场地支持这么多孩子的训练比赛要求吗?

  或者,或者你就啥也不干了,就从贫民窟里踢成世界巨星来摆脱自己的阶级。中国孩子需要吗?

  最后加一句,如果中国足协不捣乱,还能比现在强点。毕竟国情相近的亚洲对手咱也踢不过就过分了。

作为一个足球门外汉,想知道为什么中国足球可以那么烂,到底是因为什么?

作为一个足球门外汉,想知道为什么中国足球可以那么烂,到底是因为什么?